物業管理難,到底難在哪?如何尋求破解之道?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維修難、停車難、費用收支不規范等突出問題,由黨委成員分頭帶隊深入物業服務企業托管小區進行實地研判分析,找準問題癥結。
物業服務企業質價不符、業主委員會履責缺位、職能部門監管乏力,這些癥結歸根到底就是信息公開不及時、不透明。金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在縣紀委指導推動下,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集中“把脈會診”,開準“整治藥方”,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聯網+物業”的深度融合,開發“陽光物業”APP線上監管平臺,設置小區信息、社區信息、收支公示、活動公告、維修申請、投訴舉報、維修資金表決、評價打分8大模塊,實時向小區居民推送小區信息、物業服務企業信息、小區物業服務等級、服務收費標準、物業服務企業責任和業主權益等信息,將物業管理中涉及的每件事全部在網上公布。
“陽光物業”APP平臺在首批試點6個小區運行以來,助力解決井蓋破損、下水道堵塞、燃氣改造等民生問題80多個,征集為群眾辦實事清單138條,物業服務質量、部門監管力度得到明顯加強。
“以前,房屋漏水申請維修資金手續繁瑣,要準備好幾份材料,還要找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簽字同意,物業服務企業還時常以收繳物業服務費為由拖沓,沒有個半年時間很難辦成。現在只要在網上動動手指就能辦了,太方便了。”家住該縣龍港觀湖苑的楊大爺說。前不久,楊大爺發現家中窗戶漏水,他半信半疑地將漏水情況拍照上傳到“陽光物業”APP平臺,很快物業服務企業就安排人員上門對接,協助辦理維修資金申請,聯系人員上門維修處理。
金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從簡化維修資金申請使用流程入手,把維修資金審批融入“陽光物業”APP平臺,小區居民在手機上提交資金申請訴求,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委員會進行現場勘察提交維修建議,其他居民根據申請訴求進行線上表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審核實施,線上全程公示申請流程、維修方案、資金使用等情況,業主可隨時查詢辦理進程并對辦理結果進行打分,實現了維修資金申請線上“一屏辦”“指尖辦”,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去年12月底,該縣“陽光物業”APP平臺接到業主報修62件,已全部辦理完畢,群眾滿意率為100%。
“住宅小區是黨委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小區治理水平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質量、關系居民幸福指數,只有真正讓小區居民當主人,才能共同推動小區治理走向善治。”金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顧海蕓介紹說,居民是小區的真正主人,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委員會應當盡職維護全體小區居民的合法權益。但是在現實中,由于缺少有效的監督手段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委員會履行好工作職責,部分物業服務企業“反客為主”,業主委員會不盡責履職,侵害了小區居民的合法權益,也讓原本利益一致的三者之間矛盾重重。
在“陽光物業”APP開發中,金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把發揮小區居民監督作用、加強常態管理作為重要環節,專門設立評價打分板塊,由小區居民對每次報修投訴事項處置結果進行陽光評價,每季度對物業服務企業服務管理情況線上打分,紀委、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定期結合打分情況進行實地考核,形成綜合考核結果,作為小區物業服務企業評級收費和優勝劣汰的重要參考依據。
去年,該縣墨香苑小區原物業服務企業因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差,小區居民意見大,在服務評價中分數較低,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實地核實情況后,迅速啟動清退程序,協助小區居民公開招聘資質好、服務優的物業服務企業,小區治理成效和群眾滿意度得到了明顯提升。